0031【行脚商】

周田这次赶了一辆牛车,并且还多带了一个人。

此人身形佝偻,整张脸都被宽大的斗笠遮住。

待到两人进了宅子后,韩桢看向周田,明知故问道:“周田,这位是?”

不等周田回答,那位老者摘下斗笠,主动介绍道:“呵呵,老朽是一位行脚商。路过贵村,前来讨碗水喝,顺带看一看能否谈成一两笔小买卖,好赚些糊口钱。”

韩桢似笑非笑道:“老丈怎么称呼?”

“老朽名唤尚巾。”

尚巾说着,上下打量了一眼韩桢。

上次在县衙匆匆一瞥,只窥得一个背影。

此刻一看之下,端的是容貌俊朗,虎背狼腰,心中不由赞叹一声好汉子。

韩桢邀请道:“真是巧了,我这里恰有一笔小买卖,不如到书房详谈罢。”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两人相视一笑。

领着尚巾来到后院书房,招呼方三三端来一碗卤梅汁,韩桢便让她关上房门,在外面守着。

打量了一圈书房,尚巾端起卤梅汁抿了一口,开口赞道:“小郎君真是好胆魄!”

韩桢语气淡然道:“官逼民反罢了。”

一时间,书房气氛陷入沉默。

片刻后,尚巾率先打破沉默:“小郎君,这笔买卖是个甚么章程?”

韩桢沉吟道:“白糖二十贯一两,精盐一贯一斤,这是我给你的价。至于你卖到何处,卖出甚么价,都是你自己的事儿。若是能把白糖卖出百贯的价格,那也是你的本事,与我无关。”

思虑片刻,尚巾又问道:“不知小郎君有多少货?”

这是常知县最关心的问题。

若是只有一点,那他自然也就没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和一个匪寇做生意了。

“第一批货白糖八斤,精盐一百二十斤。”

韩桢说罢,又补充道:“白糖产量低,往后也都是这个数字。倒是精盐,若有足够粗盐,想要多少有多少!”

尚巾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首先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其次是打算让自己帮着解决掉粗盐的问题。

大宋不缺粗盐,缺的是盐引。

自政和二年,蔡京提出盐引法之后,商人想要贩盐就必须花高价找朝廷购买盐引。

这个方法短期内为宋徽宗捞了不少钱,但问题也随之出现。

商人不是慈善家,高价买来的盐引,自然得想办法赚回来,因此导致市面上盐价高涨。

从政和二年到如今,盐价一路从三十文一斤,飙升到了八十文。

百姓买不起官盐,自然就会转头去买价格低廉的私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