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过河(一)

“有了。”郑直眯着眼瞅了瞅谭纶“两舟并行,橹速不及帆快。”

下联表面上是讲船在水中行,但是却又用了谐音,橹速谐音鲁肃,帆快谐音樊哙。与上联,笛清同音狄青,萧和同音萧何,异曲同工。

只是朱懋忠举的谐音,狄青虽是战功赫赫的武臣,但远远比不上拥有开国之功的文臣萧何。而郑直反其道而行之,文臣鲁肃的功劳,比不上开国武将樊哙。

大明文臣还没有到一百年后只看立场不看是非的地步,朱懋忠沉默不语。

暗道侥幸的郑直向不发一言的朱懋忠拱拱手,看了眼守着门的奉御。

“可惜可惜。”奉御笑着没动,几不可闻的揶揄道“郑勋卫有这好本事咋不考个文状元?”

郑直拱拱手,这才抬脚走进弘政门。一干勋卫此刻就算再傻也晓得郑直赢了,立刻耀武扬威的走跟了进去。

这件事在郑直看来不过是小事,可显然是他后知后觉。开宴之后,就有答应找了过来,将他带进奉天殿。

此刻在这里的,已经不是弘治帝还有几个杂毛老道和阉人,而是整个大明地位最尊贵的一群人。

“郑勋卫文采出众。”弘治帝的声音依旧不大,脸色相比上次相见更白了,看来皇后老娘娘不好伺候“近日可有佳作,供诸位品评?”

“臣,偶有所得,不过言辞粗鄙,不成体统。”郑直余光扫了眼右手边为首的刘健,先撇清一句“目下确有一首词,请陛下与诸位大人品评。”

如今郑直秩比指挥佥事,正四品,所以腆着脸认在场诸位大辈并无不妥。斟酌片刻后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二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史臻享那些乱七八糟东西里的一首词,郑直读起来朗朗上口。想来对方是漏网鬼,东西都是后世的,这首词也该是后人做的。因此也不考证,直接背了出来。当然他如今才十七,四舍五入,二十。也就把原文的‘三十’给改了。

“这词的韵脚有些不妥,二十不如三十。”

“这怕只是上阙吧?”

坐在皇座右手的都是勋贵和武臣,自然听不出好坏。可是左手边的文臣都是故纸堆里爬出来的,立刻有人指出了不妥。

“确实只有上阙,下阕还未成型。”郑直哪里瞧得出,毕竟那上边就这么几句,他就认为这是一首完整的词。不过这并不妨碍郑直顺势而为,反正只要不承认,旁人拿他也没法。

“妙。”坐在弘治帝下首的太子赞叹一句“好词。郑勋卫善用数字吗?为何每首佳作都有数字?”

“卑职幼时寄养在隆兴观,香客稀少,供奉微薄,因此不得不精打细算。”郑直一点都不寒碜,自报短处。

大明是科举立国,讲究的是寒门出贵子。就算是再有钱,入仕之后也要时不时把家贫挂在嘴上。因此,公开喊穷,不会让人瞧不起。

“如此文采,可惜可惜。”弘治帝听后似乎是有感而发,连道可惜。

郑直一愣,想到了弘政门那位守门奉御,心头猛跳。这猪猡是不是那个意思?拼不拼?来不及多想,直接跪在大殿上“臣上科春闱失手,心有不甘。求陛下准臣本科会试入场一雪前耻。”

讲完之后,浑身一哆嗦,他在干啥?才从刘健那个老匹夫手里活下来,咋又脑子一热跳了进来。可目下事已至此,只好等待御座上猪猡的回复。倘若成了,这不就是他苦寻不到的赐婚机会吗?不成,不成就再穿越。

“嗡嗡嗡……”大殿里热闹开了。现任武臣参与春闱,本朝并非没有先例。所以并不是可不可以,而是陛下愿不愿意。

吏部左侍郎焦芳眼前一亮,压住了眼里的激动。好好好,倘若郑直再夺得文魁,那可就是北人开创了大明一人双魁的先河。

去年他对郑直讲的,确实更多的是安抚,如今则不然。只要能够压住南人,他都愿意帮衬。

好在这一次郑直乃至群臣都没有等太久,片刻后弘治帝道“可。”

奉天殿东侧的郑宽心头猛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