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没有立刻问苏轼。
而是将他的文章又看了几遍,想了很久依旧没有答案。
他问苏轼,“你这文章之中引用了一个典故,不过我却从来没有看过,你是引用的何处典故?”
苏洵其实不想问他,毕竟向儿子请教问题,他还是有些拉不下脸。
不过任由他如何苦思冥想,依旧没有半点眉目。
实在好奇,只好开口问他。
苏轼立马便知道了父亲所问的是何地方。
他在文章找中讲了一个故事。
在炎黄五帝时代,有一个官吏执法严格,专门执掌刑法,人人都很害怕他。
有一天,面对一个罪犯,官吏一定要将他杀死,以此帮受害的百姓讨回公道。
而当时尧却本着仁爱宽容之心,让官吏免除罪犯的死刑。
为此,尧还列出了很多宽恕他的理由。
百姓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一方面敬畏于官吏执法的严格,另一方面又很钦佩尧的宽容待人。
苏轼用了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观点,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要看如何是使用它。
“父亲想问的是尧的那个故事吗?”
“对,为父读过的书也不少,确实没有在任何一本古籍中提到过此事。”
苏轼哈哈大笑,“当然没有,这个典故都是我现场编的。”
“你太大胆了,这要是被发现,你就完蛋了。别说什么入朝为官,可能你小命都难保。”
苏洵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突然间坐立难安。
“没关系,父亲。我编出这个故事,只想证明我的论点。”
“你懂个屁,你不改改你这性格,早晚有一天要惹出大祸。”
“不会的,他们可能看看就过去了。不会去深究其中出处。”苏轼试图安慰自己的父亲。
“但愿吧!你真的不让我省心,快去把你弟弟叫来,我也看看他写的文章。”
苏轼赶忙跑了出去,“苏辙,弟弟!快点去父亲房间,他要见你。”
看着苏辙小跑进了父亲的房间,他不由得感慨。
“幸好还有一个弟弟,帮我分摊了一些压力。”
他说完,便去找巢谷和陆子阳玩。
三人又来到了汴京城。
之前他们都在外城玩,还从来没有去过内城。
巢谷好奇的说道:“他们说内城的东西更好玩,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苏轼自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