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太不免想起当初在落霞村经历的种种,当即变了脸色。
好在胡老爹近来不曾外出,见状,赶忙给娃们一人分上一块糕点,说说笑笑问出相貌,便让娃们在院内或巷子里玩。
见着娃一窝蜂跑远,胡老太不由看向老伴,“他爹,你说会不会……”
“我听描述八成是个书生,还眼下青黑一片,或许是想瞧瞧这巷子里还有没有屋子出租。”
一听有可能是书生,胡老太叹一声,“也是可怜见的。”
“哪里都有可怜的,我咋记得二姐上次来信说大壮几个孩子说,说是要送些什么来?”
听老伴如此说,胡老太笑呵呵点头,“具体是什么二姐也没在信上说,搞得神神秘秘的,这一两日的便要到。”
“这几个孩子也是有心。”
胡老太点头应一声,脸上已经带上笑意,“你说咱们回些什么好呢?”
“我看就把这盘子糕点送回去就不错。”
听着老伴打岔,胡老太轻推一下胡老爹,“这么远的路,等糕点回去怕是都不好吃了,再说怎能送这么一点东西,几个孩子跟着写写算算存几个铜板也不容易。”
“那咱送银子。”
见老伴越说越不靠谱,胡老太嗔怪一眼,“哪里有这么送东西的。”说着,胡老太招手喊回元珤与小白,“元珤,走,咱去给你叔叔他们送糕点吃,不理你爷爷这不正经的。”
说着走出两步,胡老太不忘回头叮嘱,“送什么我自己琢磨,你可别乱给安排了,真是越来越不靠谱。”
胡老爹满口应好,在胡老太转身欲走时,同元珤眨眨眼。
近来老伴的不安他都看在眼里,尤其今儿娃们只说瞧着在巷口停留的不像好人便如此大反应。
虽有元珤福泽庇护,但胡老爹也见不到老伴日日忧愁这些,总要寻些新鲜事分散分散精力。
不过两日,李府送东西的仆人赶着数辆马车前来。
从各种蔬菜、肉类米面到布料成衣,可谓应有尽有,其中一个小布包格外惹人注意。
里三层外三层打开,绣着金榜题名的香包与各色寓意极好的小物件出现在众人面前。
底下更是压着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