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心想事成

东方露白。

闲了许久乍然有事可做的胡老爹刚一起身,一旁的胡老太也跟着睁眼。

“咋起这样早?”

“哪里早了,咱在村里这会儿不是在地里干了许久活就是船都快出海了。”

反驳一句,胡老爹乐呵呵拍一下老妻,“你再睡会,我得去转转,瞧瞧那些鱼塘,哪些能用,哪些需要整改。”

这可是大工程。

趁着现在,若运气好,敢在冬天之前还能收获些珍珠,也好过个肥年。

只是不知那些人愿不愿意?

不过一瞬,胡老爹便将这念头抛到脑后,儿子是做县令的,这点事都干不好,还不如趁早回家养珍珠去。

在胡老太无奈的眼神下,胡老爹乐呵呵拿着新出锅的卷饼,边吃边走。

一同忙碌的还有蹲守山林的几个捕快。

不过几日,便有人得了消息,有人嗤之以鼻,也有带着希望的。

更有被乡亲托付,不得不拉着胡广文问上一句,“大人,您可真要让咱们县里人养啥珍珠?”

胡广文点点头,见人满脸不赞同,不由将自家养珍珠脱离贫困,又供着他一路科举的事情道来。

最后不忘拿当地实际情况做例子,“咱这山大,水多,良田极少,虽养鱼不成,我瞧那些大多不成的皆是在城西。”

那底下有什么虽尚不清楚,但有不少东西是衙门里人的共识。

诸人也都是穷苦出身,哪里能不知道地底下有其他东西,庄稼长不好。

此刻听胡广文说的头头是道,且有自家与岳家的经验,一时心中也生了两分期待。

“到时候算我家一个。”即便不成,也算他支持大人,再劝也不怕伤到大人脸面。

跟着旁听两句的捕快不少也都道算他家一个。

本以为困难重重的胡广文没想到,只是在构想中便有数人同意,当日下衙后在给张衍的信件中忍不住提了一嘴。

不同于洼里百姓的愁眉苦脸。

近来京都格外热闹,新鲜事一件接一件,百姓们茶余饭后有了不少谈资,个个眉飞色舞。

开口必然要问一句,“您听说了吗?”

无论回的是什么,都能就着京都新来的一掷千金的富商聊上两句,更有不少日日蹲守于店门外,想着占些便宜得些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