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先则道:“圣命难违,不过要想推广下去也没那么容易,如今天下负责教书育人的是我们士大夫,积极于读书之事的也是我们士族子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陛下这旨虽然下了,但不代表低下的各私塾、各社学、各书院会遵从,到时候如今这文科举要进行武试,倒是捏住了天下士族的痛处,要想取得功名,就需习武练骑射,这真是要使礼仪之国变成好武之国。”
“是啊,好战者,必亡!兵者,凶器也!可如今天子执意如此,吾等无可奈何也!”
李标叹气道。
“虽无可奈何,但也不能为取媚于君父,而强行推行相应国策,这次的拼音和句读推行之钧旨,学部已经下了,但仆不会强行干预底下的人怎么做,只需等到百年之后,帝位交替,这些不当的政令自会名存实亡。”
李康先继续说道。
“拼音和句读之法推行的如何?”
朱由校这里问着分管学部的政事堂大臣刘鸿训。
刘鸿训则回道:“成效目前还不是很显着,虽然这方面的启蒙教材已经编撰出来,并令各布政司学政衙门印发,但是,据臣微服访查得知,即便是京师的一些书院都还是用的以前那一套方法启蒙,没有教授蒙童句读与拼音之法。”
“这是管学政的官员没有积极执行的结果,当然,底下的士人也没积极执行,他们以往动不动是为民做主,但真要开启民智,把更易使民众获得智慧而不使学识只为精英掌握的教育推行下去时,却又这么扭扭捏捏,看样子,光靠士大夫改革是不够,他们只能做些修修补补的事。”
朱由校说了几句,并沉吟了下来。
接着,朱由校就道:“寻个由头,罢去李康先的学部尚书之职,让左副都御史信王殿下朱由检担任学部尚书,这种士族不愿意干的事,还得皇族的子弟来做。”
“是!”
袁可立、毕自严、刘鸿训三人立即回了一句。
于是,信王朱由检便直接升为了学部尚书。
这也算是大明发展到现在再一次打破常规的事,宗室居然能做到尚书。
连袁可立、毕自严、刘鸿训这三个眼下帝国最高地位的文臣都不由得因此在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宗室参政,武官治文事,再加上自土木堡以后便有的文官掌武事之现象,以后的朝堂会越来越热闹了。”
毕自严不由得因此笑说道。
“岂止是热闹,除了圣上,谁也别想过安生日子,因为盯着你的眼睛可不只一双,不过,仆担忧的是,以后诸皇子若也参政的话,那只怕要少不了兄弟间自相残杀的事。”
袁可立这时候说了一句。
说完,袁可立就整个人眩晕起来,身体似要往后倒。
刘鸿训见此忙扶住了他:“元辅,你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