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宅是一个三进的院子,以前肯定是一个达官贵胄的府邸,前门后门侧门还有庭院长廊之间的布局,都显得非常有条理。
前院就有十几个房间。
后院更有一个小花园。
中院很大,有一个小校场,然后除了东西厢房不下于二十间之外,还有大堂,侧厅,客厅,饭厅……另外还有一个颇为雅致的书房。
李桓带着蔡琰,离开小校场,就直接走进了书房。
这书房布局挺好,就是抄家的时候弄得太乱了,上面挂着的牌匾,都已经被砸掉了。
早上李冲让人狠狠的收拾了一下,书房已经整理出来了,也就是一些案桌而已,原来的一些竹简和书籍其实早就没有了,地面上连一张纸都找不到了。
这时代,知识很宝贵的。
哪怕是大字都不认识的人,都很清楚,能承载知识的载体,书籍,那是很重要的宝物。
比如雒阳大火,一把火烧掉的不会有多少竹简书籍,但是造成的国家级藏书馆的损失却非得大,这些书籍,其实在混乱之中早已经不知道落到谁的手上了,可不管是在谁的手上,都不舍得烧掉或者扔掉的。
甚至对于朝廷的文武百官来说,他们从雒阳一路逃到长安,路上很多东西都可以放弃,唯独书籍,那是小心翼翼在小心翼翼的保护好的。
很多书籍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等同传家宝,可以传承下去的,世家门阀的出现,就是因为他们有知识的传承,才一代代的出了人才,撑住了家族。
看着空荡荡的书房,蔡琰低声的说道:“主公,营中从缴获和一路上埋葬那些尸体从尸体上找到的书籍还有不少,可以充入书房之中,但是这也不够啊,主公日后在朝为官,难免要应酬朝臣,若是书房太过于简陋,恐怕会留下不太好的影响……”
她咬咬牙,又补充说道:“我曾阅百书,能记会背,可以尝试默写下来,其中不乏一些孤本……”
她父亲为官,自然知道一些官场上的事情,特别是一些没有明确的规矩,或者是一些人情世故,她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书房对于很多官吏来说,是门面。
谁家的书多。
谁就越有面。
因为书籍多了,不仅仅是读书更多,更是代表了你的底蕴。
“你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啊?”
这倒是让李桓略微意外,上百书都能记会背下来,这不得要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才行啊。
“没有!”蔡琰摇摇头:“过目不忘这种天赋,放眼天下,也找不到几个,又怎会如此幸运,落到我身上呢,我只是多读几次,一次记不住,多读几次总能记得住,蔡家也算是书香门第,我父亲更是天下大儒,家中藏书颇多,而且和各个地方的读书人,甚至很多世家门阀都有一些交往,互相交换过一些书籍注解,很多时候我会替着父亲帮忙抄录下来,抄一遍,就读一遍,读一遍,就又抄一边,尚在闺阁的时候,父亲疼爱我,除了让我读一些女戒的书籍之外,那些女红,庖厨之事,向来不会强迫我去做,我就一个读书的爱好,常在书阁读书,就记得多一点……”
“那就不是多读几次的问题了,你这是从小得泡在那书海里面啊,不然能记下来吗?”李桓看着这瘦小的身形,忍不住感概:“从小背书就是我的弱项,多难我可感同身受的,能背下一本书,我都烧香拜佛了,你居然能最少背下上百本书,厉害,太厉害了!”
蔡琰听到这夸奖,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只是斗笠遮住了她那张带着羞涩又能引倒众生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