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御驾亲征

康熙二十七年,漠西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挑唆下,发动对清朝的侵扰,喀尔喀三部数十万众南奔,逃往漠南乌珠穆沁一带,并向清朝告急,请求保护;

康熙二十九年三月,清廷向西北增兵,并在边界布防;

五月,噶尔丹率兵三万,分为四营,渡乌尔伞河,拟袭昆都伦博硕克图等部;

六月,噶尔丹于乌尔伞大败清军,进入了距京师仅九百里的乌珠穆沁。

乾清宫内,气氛凝重得似能攥出水来。康熙高坐龙椅,手中紧握着前线加急军报,面色阴沉似水,良久,他将折子狠狠掷于地上:“噶尔丹小儿,竟如此张狂!朕决意御驾亲征!”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面面相觑,而后佟国维第一个站出来,拱手道:“皇上,御驾亲征,兹事体大。千金之躯,怎可涉险?前线虽有折损,可速调精锐驰援,选派能将督战,陛下坐镇京师,统筹调度,方为稳妥之法。”

话音刚落,周围一片附和之声,众臣纷纷跪地,恳请康熙收回成命。

康熙冷哼一声,霍然起身,龙袍簌簌作响:“朕若坐守京师,如何能鼓士气?噶尔丹狼子野心,有沙俄在背后撑腰,愈发肆无忌惮,此时不将其气焰打下去,我大清边疆永无宁日!”

明珠膝行两步上前,苦劝道:“皇上,战场刀剑无眼,一旦有个闪失,便是动摇国本。况且,出京亲征,后勤、护卫诸事繁杂,仓促之间,恐难万全呐。”

康熙双目燃火,踱步而下,环视群臣:“朕自登基,平三藩、收台湾,哪一场硬仗不是险象环生?朕之决心,恰似这巍峨宫阙,岂会因几句劝阻就动摇!噶尔丹犯我疆土,掠我子民,朕若畏缩,何颜面对列祖列宗,何颜面对天下苍生?”

望向同样跪倒在地,请求他收回成名的胤礽,康熙更是朗声道:“朕的太子胤礽,年已长成,天资聪慧,朕平日悉心教导,如今已颇具帝王风范与理政才能。朕离京期间,有太子监国,一应事务皆可有条不紊推行,有何可惧?”

就差说朕回不来让太子登基了。这话一出,足见皇上之坚定,除了太子本人,哪个朝臣还有理由反对呢?

待到退朝,百官退去,胤礽第一时间找上了康熙,直接跪倒在他面前:“皇阿玛!”

康熙皱眉,上前三两步想要扶起宝贝儿子:“不是说不用行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