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打算跟房玄龄他们做过多的解释。
很多东西,不是柳叶解释,他们就能听懂的。
因为自古以来,就没人把百姓的话当回事,更不清楚所谓‘舆论’为何物。
‘体察民意’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喊喊口号,从没见有朝中高官在乎过民意。
房玄龄等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劝柳叶。
说白了,这是柳叶自己的事情,他们想管也管不了。
“既然你态度决绝,老夫便不再劝了,来日朝堂之上若是起了争论,老夫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房玄龄等人深吸口气,起身告辞。
韦圆德犹豫了一下,却也没说别的,同样起身离去。
唯独左奎留在最后,临走之际,莫名的冲柳叶一拱手。
“左某虽然官位不显,但毕竟也是长安县的主官,若是柳大东家需要帮忙,直接派人去长安县衙捎个口信即可,只要是左某能办到的,绝不会推辞!”
“不过也希望柳公子多多谨慎,如今的柳叶轩,已不是柳公子一人的柳叶轩,姑且不提你麾下那些员工,光是长安城里那些外卖员,可全都靠着柳公子的产业吃饭呢。”
“言尽于此,不必相送!”
别人都是乘坐马车来的,唯独左奎是一个人溜达过来的。
站在自己大门口,看着左奎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柳叶咂咂嘴。
“哪怕是素有‘政通人和’之称的贞观朝廷,像左奎这样的父母官,怕是也没有几个吧...”
许敬宗站在柳叶身后,轻声道:“公子,房相他们说的不错,《大唐周刊》一出,咱家等同于彻底站在了国子监的对立面,对手都不仅是孔志玄一人了,该多加小心才是。”
柳叶笑道:“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的,若是《大唐周刊》风靡天下,自有其他的大儒为咱家争辩,国子监毕竟不能代表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