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还有倒座房的魏瘸子一人承担着扫地任务。

李寡妇一家也是个寡妇带着四个孩子,都没有稳定收入。

难道这些家庭都没人帮助吗?”

听到这番话,所有人都沉默了,而被王主任提及的家庭忍不住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这么多年,他们的困境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还要继续给贾家捐钱,甚至像李寡妇这样的贫困家庭更为艰辛。

孩子们只有一两套衣服轮流穿,只有出门才换上,回家马上脱下来准备入睡。

因为贫困,孩子们都未能上学,如今听完王主任的话,李寡妇心中满是委屈。

见此状况,王主任更加生气,催促刘海中和阎埠贵表态。

二人不知所措,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事情的复杂性,然而没有足够的支持使得他们不敢贸然发表意见。

面对两人的沉默,王主任愤怒加剧,随后对秦淮茹说道:“你说说你家里到底多困难吧。”

秦淮茹早有说辞:“王主任,我一个寡妇要撑持全家,确实很苦……”

未等她说完,王主任便打断道:“够了!谎言听多了你也信以为真了吗?

要知道老贾去世时,赔偿的具体数额虽然当时街道办还没成立我不知道详细数字,但贾东旭去世时获得的赔偿金额并不低,包括他作为钳工一个月四十五块二的月薪计算一年赔偿金共五百四十二块四,以及丧葬补助一百六元,总计七百元。

此外,因贾东旭离世,三个孩子的每月补助以及秦淮茹怀孕期间及之后都有补助金。

加上贾东旭工龄等因素,秦淮茹实际月收入已达四十余元。

按五人家庭来看,平均每人八块钱左右,并不属于贫困户范畴。

再说你现在已转为城镇户口,你的子女也都享有定量供应。

你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说说看!”

全院的人听了王主任的话,无不震惊,秦淮茹家庭的财富远超众人想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许大茂接着说道:

“还不止这些呢,傻柱的钱也被秦淮茹借走了。

以前傻柱连温饱问题都成问题,一个月才赚三十七块五,轧钢厂包饭费,偶有酒水和抽烟,但从不自购。

这使得他的开销极小。”

他继续分析说,从1954年傻柱工作开始算起,即使不算工资上涨的情况,十年下来,也该存下一千元左右。

“我这么说并非臆测,而是事实。

大家想想,国家实施票证制度后,即使有钱,没有票也无处花费。”

至于财产,傻柱仅有一辆旧自行车,“那是何大清留下没带走的东西。”

许大茂进一步提到:“后来何雨水上了高中,所以不再骑。”

由于何雨柱作为厨房师傅不用担心饮食,再加上家里有一定的配额,所以他实际花费很少,这一点众人心中也有数。

另一个人接口道:“就算只按每个月二十块钱来算,秦淮茹每月收入也有六十多块,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听到这话,四合院的人群更加震惊,尤其是贾张氏低头不语,没想到家事暴露到这种程度。

她意识到这是与儿媳合演的一场戏,若真折磨秦淮茹到那份上,早跑得远远的,甚至改嫁都有可能。

许大茂轻笑道:

“不止如此,听说每个月还有郭大撇子、王跛子等人给秦淮茹五块钱呢,光是这些收入就有七十二块了。”

其他人纷纷表示惊讶:“难怪秦淮茹在轧钢厂多年未升为一级工,原来天天混日子啊!换成我们,谁不愿干着轻松活拿高薪?这待遇谁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