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的很顺利,因齐三郎说锦昌布行的东家要收些粮食捐给受灾的宿州,大家一听这家要做好事,且给的价格也不低,家中有余粮的都拿了出来。
不到两天就收了五石小麦,凑够了三十石,苏桃雇了八辆马车,一点儿也不低调地去了桃源庄。
粮食装上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挂着三尺长的红布,红布上用黄色染料写的口号。
红底黄字极其醒目。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锦昌布行,锦绣坊,驰援宿州。”
落款有锦昌布行,也有锦绣坊。
拉着粮食的马车出来桃源庄,一路上如蜗牛爬行一般,极其缓慢地往城里走。
户部衙门在内城,他们从城南外城门进入,驶过街巷,人皆驻足观看。
有爱看热闹的,还跟着车辆往里走。
路上也有人议论起了锦昌布行与锦绣坊。
“这是锦昌布行跟锦绣坊要给宿州捐粮?这个布行跟绣坊是在那个街上?”
“没听说过,京里那么多布行跟绣坊,哪能都知道呢。”
有知道的人搭话:“这两家铺子挨着,都在金桥大街头上。”
车队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停在了户部衙门的门口,粮是齐三郎押着送来的,他们一停到户部门口,户部里面管这件事的,就马上跑了出来。
这家要捐粮搞得人尽皆知,早有人来户部通了风报了信。
户部侍郎也跑来跟户部尚书禀报,户部尚书捋着胡须深思,而后问:“锦昌布行跟锦绣坊跟陆家没有关系?”
户部侍郎不知,可上官问了也不能不答:“下官着人去查探一番。”
户部尚书摆手:“倒是不用,尽快安排人手把粮食接收了吧。”说完他背着手走回桌子后面,感叹:“宿州灾民有福气了,指不定后面还会有商家过来捐赠。”
他坐下来对着户部侍郎摆手,“出去安排安排等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