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耕地机,还要有收割机。
大型的,中型的,小型的。
陆源觉得,中小型的适合个人购买,然后给暂时没有能力推行这种模式的农村个人使用,就比如上辈子,农村年轻人已经去城市了,家里老人年纪大了,既不养牛,孩子也不愿意回到捣鼓那一亩三分地,就雇佣机器,让人代为耕田。
这种模式就挺好的。
而有了神农人工智能,种子也陆陆续续进京,那么未来,大秦就很难再次陷入粮荒了。
不过,神农人工智能也解释了,很多高产的作物,在高产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优点,比如口感,比如营养。
但量大,管饱,耐寒,耐旱,能在盐碱地种植,还要什么自行车。
同时,也有一些产能稍低一些的种子,这些种子,是在原有种子基础上二次,乃至三次,四次优化的。
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营养丰富,还耐病虫。
不过,唯一需求的就是地力。
这玩意需要消耗大量的地力。
不过,问题不大,大秦已经有了复合肥料,地力不是问题。
“牛汉,前些日子,我给你的资料如何?”陆源问道。
“陛下,这些资料,简直太有用了,一切一些不懂的地方,现在我都明白了。
还有一些指导,我已经让人着手去培育了,最多三个月,就有成果。”
说起这件事,牛汉也是止不住的激动。
他是纯粹的农人,也是个纯粹的农业研究者。
正是因为他从灾难岁月过来,挨过饿,才知道粮食的难能可贵。
明白把手中的饭碗给碰瓷实,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而陆源给他的资料,不仅仅是借鉴,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正确答案。
吃透这些东西,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变成一个农学大家。
所以,他怎么能不激动呢?
陆源也点点头,然后说道:“我记得,第一批农学生要毕业了吧?”
牛汉恭敬的回道:“是的陛下,今年夏天,第一批农学生就要毕业了,这一批学生,都很不错,日后一定能为大秦添砖加瓦,为陛下解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