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跟强盗讲什么仁义道德

发生在明末的三次,大明朝廷虽然无暇顾及海外的屠杀,但也派了使者过去斥责,而后面发生在所谓的“千古一帝”康熙元年与“十全老人”乾隆二十七年的两次大屠杀。

前一次有郑成功准备反攻吕宋,只是可惜郑成功的突然暴毙,后一次的十全老人得知吕宋大屠杀之事后,不但没有派兵,甚至连斥责都没有,还讥笑着视移民海外的华人为夷狄,被其他蛮夷屠杀完全是自寻死路。

讥笑完被屠杀的华人,十全老人又严令沿海各省加强封海锁关,遇到偷偷出海的贱民一律斩杀。

朱由校还记得,满清灭亡后,菲律宾与东南亚其它国家还发生过几次屠杀华人华侨的事情。

这些野蛮的强盗与卑贱的猴子,朱由校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天蚕小说网

心情沉重的朱由校在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才重新展露笑容安慰着跪倒在地的熊廷弼:“熊爱卿虽居庙堂之高,却未忘生民之祸事,实乃大明之福,你所说之事,朕记在心里了,平身吧!”

“是,陛下,但臣还是请求陛下为这些海外之民洗刷冤屈!”熊廷弼磕了一个头后,才最终站了起来。

待熊廷弼坐定后,朱由校快速地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一脸严肃地高声道:“朕记得西汉名将陈汤的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说得好,更是做得好,大明的强盛丝毫不亚于两汉,为何能容忍万里之外的大弗朗机人来大明家门口屠杀朕之子民,是大明的懦弱无能,还是朕与诸公的懦弱无能?”

见皇帝难得的发飙,众人连忙装作胆战心惊地匍匐在地道:“臣等无能,让大明与陛下蒙受如此国耻!”

看着跪在地下的几人,朱由校此时的心里厌恶极了,虽然这些人在吕宋大屠杀发生时并非执掌朝堂之人,但自从自己御极与他们执掌朝堂后,却依然无人提及此事。

在这些出身官僚世家的人眼中,大多认为去南洋讨生活的侨民就是不知死活的贱民,活该被人屠杀,就算觉得不对,也认为不该过多关心,更不能为这些人积极呼走,亦或者认为呼走无用,干脆冷眼旁观当起了鸵鸟。

朱由校蔑笑加冷哼一声后说道:“礼部,以后与大弗朗机人断绝来往并转移吕宋岛上的大明子民;户部,以后禁止大弗朗机商船靠岸并严禁大明商人与大弗朗机人来往;兵部,以后见到挂大弗朗机旗帜的船只一律击沉,所得财物归击沉人所有;都督府,以后东海海军经常下南洋去吕宋岛转转,别老是只在大明自己近海的一亩三分地打转!”

“敢问陛下,吕宋岛上的大明子民不知转移到何处安置?还有大明境内的大弗朗机传教士如何处置?”徐光启壮着胆子出声问道。

朱由校只是略微沉思了片刻后说道:“愿意前往他处经商与屯垦的明人,让东海海军与广东海军派舰队前去接人,送往琼州岛安置,未来可优先前往广南与高棉等处拓殖,若不愿撤出,则不再视作大明子民。

至于大明境内的大弗朗机传教士,若已经进入格物院,要么他们放弃大弗朗机国籍加入大明户籍,要么随其他大弗朗机人一同被驱逐出境!”

“是,陛下,臣明白了!”徐光启见自己的皇帝在大怒之下仍能做出理性的决断,便欣然接受了旨意。

而且,格物院中只有几个翻译的大弗朗机人员,核心的格物、工程、天文、数学等研究人员并无大弗朗机人,驱逐大弗朗机人对格物院影响很小。

“启奏陛下,若驱赶大弗朗机商船,将会对市舶司的税收有一定影响,可否适当降低市舶司的年税收目标?”李长庚询问的时候,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面对李长庚的请求,朱由校直接拒绝道:“不准,降低的市舶司税收,让市舶司自己派人随海军前往吕宋岛讨要,不给就抢,何必跟这些强盗讲什么仁义道德!”

“是,陛下,不知可否增加市舶司巡航的船只?”李长庚再次硬着头皮发问道,自己眼前的皇帝可真生冷不忌,居然当着众大臣的面让自己的臣子去抢掠。

“准,让户部市舶司提出船只与武器需求,批准后即可!”朱由校回复完李长庚,朝他旁边的徐光启说道:“徐先生,让工部在广州新增一个造船厂,以生产海船为主,未来南洋需求的战船与商船怕是会越来越多!”

“是,陛下,臣等遵旨!”李长庚与徐光启两人一同回道。

朱由校想到后世的广州黄埔造船厂与未来南洋越来越多的船只需求,而且优质缅甸木料也会经过广州外海,便想着也该让都知监在此设立船厂:“化淳,转告都知监,让武昌造船厂亦去广州新增一个可年产十万料的造船厂,战船与商船一同生产。同时,让东海舰队与武昌府军各派一个千户所前往广州保护船厂!”

“是,陛下,臣记住了!”曹化淳高兴着回道,自家皇爷终于要对南洋动手了,意味着自己也即将赴三宝太监的后尘,驰骋南洋与西洋。

“启奏陛下,原先那些参与屠杀大明子民的吕宋土着,该如何处置?”一直未说话的首辅方从哲,突然发问道。

“斩,十倍斩之,以后其它地方亦是如此,若不够十倍之数,便斩到灭绝为止!”

朱由校突然想到不少作祟的狗汉奸,便咬着牙继续说道:“至于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一律视为国贼,人人可得而诛之,并获得该汉奸国贼的一切家产!”

方从哲眼皮不自觉地跳了跳,匍匐在地回道:“是,陛下,老臣遵旨,只是一些总兵突然降为副将,恐怕让他们心里一时难以接受,而且原先的军镇中有不少副将、参将与游击,甚至还有守备与备御这些,不知该如何安置?”

发生在明末的三次,大明朝廷虽然无暇顾及海外的屠杀,但也派了使者过去斥责,而后面发生在所谓的“千古一帝”康熙元年与“十全老人”乾隆二十七年的两次大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