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再去抱怨将士能力不足已经没意义了,人手足够就按足够的方式来打,人手不够就按不够的方式打,自古以少胜多的例子多得很,具体怎么打事在人为,也不是说人手不够就一定会输。
“派一队擅长隐蔽的机甲士兵过河去看看情况,找到对方防守最薄弱的位置一举进攻,此战一旦开始就没有什么后撤的余地了,所以一定要保证我们前进的路线上没有险峻的山川与河流阻挡,也不能有大城重兵防守,否则我们前进的势头一旦被阻断可能就会陷入拉锯战中了。”
祝新年回头吩咐着,一名先锋官立刻领命退下了,同时杜问春好奇问道:“何为拉锯战?”
“就是通过反复的进攻和防守来消耗敌军的兵力和士气,这种战术也不能说不好,但我们对燕国的地形不够了解,打拉锯战很有可能到头来消耗的是我们自己人的精力,所以我认为此番攻打燕国还是要以速度为上,不然拖到了冬季局势就对我们就更不利了。”
杜问春对祝新年的说法表示认同,她也研究过祝新年之前在赵国打的那场闪击战,确实兵贵神速效果非常好,这次攻打燕国本来时间就紧张,闪击战肯定会比拉锯战效果好。
“我倒是一直没有问过,这些战术都是副使大人自己想出来的吗?您有如此天资,完全可以撰写一本兵法供全军上下研习啊。”
“我就会这么几种战术,写成兵法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军中有得是比我用兵更好的将领,杜大人就别拿我打趣了。”
祝新年赶紧转移话题,回头问道:“此地将领可在?”
人群中立刻站出一人,拱手道:“末将李信在此!”
“李信?”
祝新年只觉这名字耳熟,仔细一想才惊觉这不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吗?虽然李信的成就不如王翦、李牧那么高,但在现在缺少战将的情况下李信的出现显然解了祝新年的燃眉之急。
“没想到李将军竟然在此?”
李信答道:“末将随王翦将军攻灭赵国之后便一直留守在赵地,听闻王上要攻打燕国,臣昨夜搭乘飞鸢赶来易水,希望能助副使一臂之力。”
“哪里是一臂之力,分明是如虎添翼啊!”
祝新年笑了起来,对李信道:“劳烦李将军尽快准备一支三千人的轻骑兵,这些骑兵要去掉所有辎重,保证能够进行长途奔袭才行。”
在古代马匹是很贵重的,三千人的轻骑兵数量不少,李信稍稍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点头应下了。
“是,末将争取在七日内调集到三千轻骑兵。”
“七天时间太久了,拖这么久不仅王上那边没法交代,也给了燕军反应时间,我最多只能给三天时间,希望李将军能想想办法。”
李信面露难色,虽然秦国在赵地布置了大量兵力,但三天时间甚至还不够那些骑兵从驻地跑到易水来,想要调集三千骑兵确实有些困难。
祝新年看出了李信的为难,道:“李将军熟知赵地的秦军布置,你只需告知要从哪些地方调兵,我可以派飞鸢去接,花在路上的时间会缩短很多。”
见祝新年都这样说了,李信只能答应,拱手道:“那末将先去统计一下各地的人数,稍后来回禀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