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这诗句仿佛跨越了悠悠岁月,精准地描绘出了此刻诸葛亮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们仿佛看到了那个青年才俊,在漫长的等待时光里,对着前路有着迷茫与期许。
感慨着命运的无常,直到此刻,终于等来了叩响茅庐之门的人,或许心中既有得遇明主的欣喜。
又有着对未来的不确定,诸多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尽在这简单的话语之中了。
或许,这就是诸葛亮藏在心底深处,平日里无人可说、只能暗自嗟叹的心里话吧。
而此刻,通过这歌声与诗句,被众人深切地感受到了,也让他们越发沉浸在这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氛围之中,难以自拔呢。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半生遇知己,蛰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尘。”
随着歌曲第二段响起,从先主刘备三顾茅庐,以其知遇之恩打动诸葛亮,二人志同道合,共怀兴复汉室之愿。
到诸葛亮感其诚意,遂携剑出山,踏上汉末那动荡的舞台。
从此,他的传奇一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龙~兮~龙~兮~风云会。”
“长啸一声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做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歌曲的旋律犹如一条无形的丝线,将听众的心紧紧缠绕,丝丝入扣地勾勒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心境。
那是诸葛亮对先主知遇之恩的满怀感激,是与志同道合者共赴大业的壮志豪情。
却又交织着洞悉天命难违的无奈与悲凉,以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努力。
每一个音符都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声声叹息与呐喊,毫无保留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尤其是那最后几句歌词,宛如一道穿透历史迷雾的强光,清晰地映照出诸葛亮内心深处功成归隐的坚定决心。
这看似简单的心愿,在那乱世的背景下,却又显得如此遥不可及,充满了无尽的唏嘘。
庄毕、乐时、韩三石三人沉浸在这浓烈的情感氛围之中,面色哀伤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