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姓
- 起源:主要有两支,一支出自己姓,为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另一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代。
己姓温氏的始祖是平,在夏朝时被封于温地,建立温国,其后代以国为姓。
姬姓温氏是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河内温邑,其后裔以邑为氏。
- 变迁:先秦时期,温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山西等地。
汉朝初,温姓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
汉、晋、南北朝以后,温姓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
宋朝时期,温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
明朝时期,温姓人口激增,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其次分布于陕西、浙江、广东三省。近现代以来,温姓在广东的分布更为广泛。
- 分布:广东是温姓第一大省,约占温姓总人口的25%。
在广东,温姓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广州、佛山等地。
如梅州的温姓人口较多,有不少聚居村落,当地的温姓家族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族谱和家族文化。
邱姓
- 起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姜尚之后,以地名为姓,姜尚受封于齐后,建都营丘,他的子孙中有一些人以国都为姓,姓丘;
二是由鲜卑族改姓,北朝时,鲜卑族人纷纷迁入中原,有丘林和丘敦等姓,至隋开皇十六年,他们把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丘。
清朝时,雍正皇帝因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
- 变迁:先秦时期,丘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
西汉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后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
西晋末,中原丘氏有一支为避战乱而徙居福建。
唐朝时,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河南固始县丘安道入闽后落户于漳州。
宋时,邱姓已经成为江浙、闽中的大姓。
明朝时期,邱姓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在两湖、华北、四川等地也有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