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世间百道

我不做魔神了 沉默子 1166 字 1个月前

“愚搜罗世间百种丹炉,录于此书中,旨在介绍不同丹法所需器械。”

“丹炉风格百变,未必寻求高温。”

“其中有文火细烧之炉,亦有金砂翻腾之炉。炉体变化繁多,造就丹药效力亦不同。”

“传闻中,西北雪山地尚存‘冷焰’一物,酷寒至极;山下门派以妙法铸特殊丹炉,专为容纳‘冷焰’所用,该炉可处理雪莲药材,奇特非凡。可惜愚未曾得见,只好录一传说于该处。”

“愚以为,丹法之核为‘融’,绝非‘熔’,而丹炉仅是促融之器,应灵活取用。”

“丹法之道渊久,愚之体悟尽在此‘融’字中。”

徐北以手指点着此段文字默读,了然地点了点头。

这位写书的前辈对炼丹之道却有深刻感悟,这‘融’字简单,却包含了诸多难言的细节。

“咦,我记得那本《禹经·杜》上,炼丹房的构造一节,有讲些和这书中相似的内容……”

徐北感悟到什么,立即从储物囊中翻找出那厚厚的《禹经·杜》,快速打开那章节,对照着阅读起来。

果然,《禹经·杜》上讲那炼丹房,不必刻意驻于地火翻涌之地,而是要根据主炼丹药不同,选择合适地方,借环境内气,方便药力交汇成丹。

因地制宜,才是关键。

像禹骨门的丹药阁,干脆直接搭于半空之中,不多沾染任何一种内气,对丹药的炼制反倒有好处。

“丹炉,筑造……这两本书似乎都在讲相同道理。”

“灵活取用,因地制宜,关键是什么呢?”

“关键就是……内气!”

徐北眼中透出明亮,他脑海中过了几道闪电般的思绪,和那日参悟筑基法门时一般,再次戳破了层修炼上的窗户纸。

“这禹经,讲了这么多楼阁修建,最终根源,还是得回到人之内气上。”

徐北快速翻阅着手里《禹经·杜》,眼里闪过一道精芒。

他终于明白,那每一小节介绍的选址知识,例如所谓铸器阁,丹药房的构建要求,其实是暗示着修士在此道上需做的努力。

比如,经徐北解读后他便发现,这书上讲炼器一道最好是由天生火之内气的修士学习。

他们更精通火焰流动,方便掌握铸器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