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前路堪忧,计在和谈

姚观不知骆顺和何意。骆顺和拉过姚观,把他拉到了靠近船舱的一个偏僻角落,悄悄地对他说:“今日宣大人手下的那些兵,加起来少说也有一千人左右,我们现在人多势众,要杀光他们自然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件事情,你想过没有——等到我们成功完成任务以后,我们活捉了江南王回到圣都,这港口上死的这么多人怎么算功和过?这一千条人命,是皇上要拿出来牺牲的,可是,到了胜利以后,皇上他会向群臣和百姓说明,这船上的一千条人命是他特意准备用来牺牲的吗?不可能!皇上为了成就他自己的计谋,不惜牺牲掉这里的忠臣和士兵,此事日后若是张扬出去,人们都会骂皇上阴险狡诈、玩弄权术。皇上他把臣子和士兵的性命这样随便抛弃,今后还会不会有臣子和士兵愿意为我们的这个皇上尽忠?所以,皇上他绝对不会把这里一千个海军士兵的死,说成是他自己的罪过,他一定会找人替他背黑锅!他会找谁?不就是你和我!”

姚观一听,也对。这攻占扶兰岛和生擒江南王的事情成功以后,这港口上海军士兵们的死,是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最起码,要给那些海军士兵的家属们一个交代,这是逃不掉的。但是,皇上能告诉那些家属们,是他安排了让那些士兵们去死吗?不行的,那样皇上就会失去军心和民心,士兵和百姓就会知道,他们在皇上心里只是无生命的棋子罢了,不会再有人愿意对这样无情的皇上赤胆忠心。所以,皇上必然会找人背黑锅,做替罪羊。而最有可能做替罪羊的,其实只是他姚观。因为姚观知道,骆顺和与江华钦曾是同门师兄弟,两人感情极为深厚,而且六王夺嫡时,骆顺和也曾为江华钦冲锋陷阵。江华钦是不会害骆顺和的。虽然骆顺和说“他一定会找人替他背黑锅!他会找谁?不就是你和我”,但其实,骆顺和是不会有事的,到最后,背黑锅的只会是他姚观一人。

姚观想此念此,心下胆寒。他也感谢骆顺和,感谢骆顺和这样提醒他。要不是骆顺和这样把事情说透,姚观还想不到这么多。当今皇上的心计如此之深,也只有最了解皇上的骆顺和,才能预料到皇上的下一步布局。贵为君王,处事如下棋,这本也无错,只是,做棋子的感受,当然是悲哀的。一个能够把天下当成棋局来下的皇帝,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总比那些只会吟风弄月的皇帝要强,吟风弄月的皇帝,只会把国家搞得一团糟,但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又往往总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皇帝,因为他不能心软,不能太在意一小部分人的生死,他必须要学会看淡别人的生和死,不要为小民们的悲伤而悲伤,这样他才能干大事。

姚观想想自己那可以预见的悲惨下场,不禁愁眉苦脸地问骆顺和:“那你说怎么办?四王爷要我们马上动手,速战速决,快点占领这批船队。可是我们要是真杀光了这些海军,以后,我回了朝廷,肯定得背黑锅。我该怎么办啊?”

骆顺和说:“还能怎么办,我们肯定不能杀这些海军啊!”

姚观说:“不杀他们,怎么夺船?怎么出海?你忘了我们的任务了?”

骆顺和向姚观摇摇手,说:“你别激动,也别担心,我既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保证能让你我二人既顺利完成任务,又有功无过。”

姚观听骆顺和说有办法解决,心里一阵感激,就像一个人刚看见了可怕的天黑,又突然盼来了一丝黎明的曙光。他当即抱拳,向骆顺和行礼,说:“在下性命,全靠兄弟成全!”

骆顺和忙扶住姚观双肘,意思是别这么客气,他说:“我们不止都要保住性命,还都要赢得前程,兄弟你放心。我们如今都在一条船上,同生死,共进退,你别客气。”骆顺和顿了顿,然后说:“我与宣大人父女是旧相识,曾救过他们的性命,他们对我甚是信赖。我想,我们不如找个单独的舱房,与宣大人父女单独一谈,把皇上之计和他俩挑明,说通透,然后,由宣大人出面,去劝退那些海军士兵,让他们下船、回家,把船队顺利地交给我们,这样,我们不就和平解决这件事情了吗?”

姚观犹豫了一下,说:“你要把皇上的计谋告诉宣大人?”

骆顺和说:“对,我们只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宣大人说明白了,他才能理解我们,帮助我们。”

姚观说:“可这是皇上的密令,没有皇上的允许,我们不能把计划随便泄漏。”

骆顺和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现在要想和平解决船队之事,只有依靠宣大人自己的撤退,而要想让宣大人自己撤退,我们必须把事情和他说明白!”

姚观一想,也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了,如果对宣亚帧依旧藏着掖着事实真相,那宣亚帧是不会转变立场的。而只要宣亚帧不转变立场,大战一场就难以避免。

姚观说:“好,行,就按照你说的办。”顿了一下,姚观不禁又问:“那我们只要找宣大人一人说即可,干吗还要捎带上他女儿?一个小姑娘能懂啥,她有啥用?”

骆顺和说:“宣大人的女儿认识我,她平时喊我骆大哥,我现在是假装成蒋孤云,她要是待会儿在船甲板上看见了我,只要叫我一声骆大哥,我的身份就穿帮了。所以你也得把她带到舱房里来,让她知道我现在是卧底,别不小心揭穿我。”

姚观说:“好,那你快去找个无人的舱房,我去找宣大人父女,把他们约来,我们四人一起议事。”

骆顺和说:“好。另外,你还要去找个理由,先让那传令兵在这船上等着,别回岸上去禀报四王爷。四王爷此时必然已心急,而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

姚观说:“好,我速去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