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博渊低头看向这个小姑娘,一天之内,第二次被小姑娘的话撼动了。是小孩子的天真还是小姑娘的敏锐,她好像发现问题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很奇特。
但是,她是对的。
谢博渊再一次找到书铺掌柜,主动拿出自己的书单,要求换书架上医药相关的几本书,掌柜欣然答应。这次赚大了,东家要给自己赏了。
晚上,谢博渊揉着发酸的手腕,思考接下来的路线。他觉得明佳的思路很对,按照这个思路展开想他们完全可以调整路线,原计划下一站是晋州的,现在他想绕去安城。
第二日,肖青山和谢博渊继续去抄书了。董氏带着一对儿女逛连城,水婆子跟着。照例去了成衣铺,绣坊还去了粮食铺。明佳和明峻每人一个小册子,都记录了不少东西。
最后,都有些累了,水婆子提议去一下药铺。连城的医药很出名,尤其是一些药丸,药粉,水婆子建议太太可多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顺道还可以请大夫给太太请个平安脉。
说到这儿,明佳有些自责了,在京城的时候,竟然忘记给董氏找个大夫把把脉了。好在连城大夫医术也都不错的。
一下午没买几样东西,毕竟马车空间有限。到了药铺董氏就没顾及了,治疗风寒的,治小孩肚子疼的,各种成药丸子都备下,跌打损伤的 外伤的也不能少。最后,明峻兄妹荷包里的银子都贡献出来了。
晚上,明峻和明佳又在一起写“游记”。兄妹二人都写到了药铺,只是差别有些大。
明佳看这么药品齐全,伙计麻利,座堂大夫身后跟着好几个徒弟。就想着要是能挖走几个大夫和伙计就好了。
明峻第一次见那么大的药铺,又回想起自己在田家村摘草药的事,有些想李伯伯了。游记的最后;
妹妹说,连城人以会医术为荣,若是连城可以开一座学院,只培养学医制药的人才,想想就觉得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