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安说道:“漳河是成语典故发源地,赵国上卿蔺相如也就是相当于国家第一位宰相的官职,关于他的成语典故就有三条,完壁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赵教授用手往后捋了捋被风吹散的头发,风趣说道:“我还知道漳河的一些方言土语呢。”
赵教授笑着说道:“大家知道‘穿小鞋’这个俗语吧,它还有个故事呢。南唐后主李煜兴起妇女缠足陋俗到清朝灭亡有1000年的历史,把脚裹得如三寸金莲,严重残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赵教授看着眼前穿梭着两只喜雀,向高树梢上落去,说道:““穿小鞋”这个俗语,在漳河流传久远。”
北宋时漳河有个叫巧巧的姑娘,后母要把她嫁给又丑又哑但家境富有的娘家侄儿为妻,巧巧坚决不从,只好作罢。
巧巧姑娘后来中意年青秀才赵某愿嫁为妻。
因巧巧拒绝了后母娘家侄儿的婚事,后母怀恨在心,暗道:你想与赵秀才相好?我就不让你如愿。于是在背地里把巧巧的鞋样剪得很小送给男方,让男方照样做出嫁鞋。
民俗要求新娘上轿前要穿上男方送给的新鞋,巧巧在屋里有人递进来一双新鞋,她看到鞋上绣的金凤栩栩如生,新鞋精巧灵透,又想到很快就要和如意郎君在一起,心里非常幸福。
她真舍不得糟蹋了这双新鞋,但必须把它穿在脚上才能踏进夫门。她穿了好半天怎么也穿不上男方送来的小鞋,一气之下解开腰带吊死在内屋里。
后来,人们便把背地给别人使坏点子、整治人的行为或利用职权寻机置人于困难境地叫做‘给人穿小鞋’。
赵教授还风趣地说道:“你们这里娶媳妇叫做‘娶秀的’,地方语言很丰富,也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