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巧斗高官(四)

纵横宋末 宋魂 1405 字 5天前

你的收入是与听你读报的人成正比,每人一文。

竟然有这种好事?那么我给千人读报,不是有一贯了吗?

当然是,不过只要有千人听你读报,而且你声音能够让千人能够听见。

虽然没有千人,但是费广还是每天还有三四文钱的收入。

不但如此,而且媒婆开始上门给他介绍小娘子。

有了盘缠,费广暂时没有对小娘子动心。

因为听说赵平准备在灵泉县及西县举行小吏考试,让不少读书人砰然心动。

上次七成读书人没有去,他们志向远大。

他们是冲着科举去的,而不是小吏考试。

吏与官俨然两个阶级,当官就是

进入士大夫阶层。

而小吏不过是官的垫脚石,给官打杂背锅而已。

不但如此,小吏还没有俸禄,是那种可以随时开除的临时工。

只有三成书生冲着赵平的名声,想去去考试。

没有料到,小吏不但有俸禄是正式,而且还上当官的可能。

君不见,前三名被朝廷赐予同进士吗?

赵平,你真的是我们读书人的再生父母呀。

可惜,那么好的一次机会竟然被我浪费,不少书生捶胸顿足。

让读书人高兴的是,现在成都府还流传一种传说。

说西县与灵泉县也要举行小吏考试,说得有板有眼,也不知是真是假。

其实这是两个县的补充考试,补足两个县小吏不足局面。

这个有些类似后世的公务员考试那种,不断给小吏换上新鲜血液。

一些读书人大脑顿时想开了,为何其它县不这样呢?

消息传到余玠、朱文炳这里,两人不禁互相摇摇头。

天下胆敢这样做的,也只有赵平才有这个胆量这个财力。

其它县,既没有这个胆量,更没有财力。

要知道,光是那小吏的俸禄的开支,就可以把一个县压垮。

赵主簿给了我们读书人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对得起他。

既要把报纸认认真真念好,同时把参加考试的盘缠准备好。

在读书人的疯狂读报宣传之下,成都府的终于知道琼浆玉液酒就是妖芋酿成的。

而且目前野生妖芋挖完,赵家庄酒坊需求是太大,必须栽种。

正府街位于成都最中心,也是最繁华的位置。

成都府原来的衙门破破烂烂,门窗如狗洞,这个是胡人烧杀抢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