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当巴泰勒米询问安德鲁是通过何种途径,提前获知了奥地利外交大臣图古特男爵,与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共同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普鲁士的密约。
对此,安德鲁只是耸了耸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巴泰勒米误以为这是安德鲁心腹,布鲁斯上校领导的军情局的功劳,但安德鲁知道,那不过是穿越带来的福利。
作为主修欧洲近代关系史的博士,穿越者非常清楚法英普奥俄等大国之间的和约、密约与各种协定。
不过,俄奥结盟的确促使普鲁士改弦更张,同意了“以土地换和平”的最终方案。
依照安德鲁的计划,在1795年2月上旬,巴泰勒米将与普鲁士王国新任的外交大臣,于巴塞尔正式签订两国和约。
这比起历史要提前两个月。当然,法国与西班牙王国缔结的和约更早,在安德鲁的积极干预下,居然提前了半年多。
1795年2月6日晚,法普双方代表,巴泰勒米男爵与哈登堡侯爵,代表各自政-府签订了正式文件。
需要说明的,他们并非直接面对面,而是双方都待在各自的住所,文件则是由两国传令官负责传递。
该和约中有关割让莱因河左岸(莱茵兰)的部分系秘密条款,并承诺如果莱茵河左岸将于法国最终的全面和平中得到保障,那普鲁士将得到右岸作为补偿。
等到数周之后,已被救国委员会正式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驻柏林全权公使的巴泰勒米,与普鲁士外交大臣哈登堡再度签署一份《柏林密约》,对之前的《巴塞尔和约》做了进一步完善:
“一旦莱茵河左岸地区归法国所有,普鲁士将可以得到明斯特侯爵主教区的一部分和科隆的雷克林豪森作为补偿;另外,法国允许普鲁士把被逐出荷兰的奥伦治王族安置在法兰克尼亚……”
对于来自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的邀请,身为法兰西执政官之一的安德鲁欣然接受了,只是访问的具体时间待定。
普法两国缔结和约的消息,传到奥普联军指挥官莫伦多夫元帅面前时,他表现得兴奋异常,当即下令所有普鲁士军队立刻开拔,全部撤到莱茵河右岸。但不久,这支普军又被国王威廉二世派驻东方前线(占领的波兰领土),继而加强对抗“奥俄联军”。
与此同时,独木难支的奥军指挥官除了大骂普鲁士人卑鄙无耻之外,也只能紧紧跟随普军的脚步快速撤退,将己方主力部队收缩于科布伦茨、美因茨与曼海姆的一线。
在普军撤退之前,安德鲁曾以军委会和救国委员会的名义,下令给摩泽尔联合军团、孚日军团与莱茵军团的司令官们,要求三个军团坚决且果断的,追击除普鲁士军队外,奥地利与德意志诸侯国的军队,为下一步莱茵河东岸作战扫清障碍。
然而,摩泽尔联合军团与莱茵军团的两位司令官,儒尔当和米肖却借口天气严寒,补给不畅,拒绝执行来自安德鲁的命令。
至于孚日军团的麦克唐纳将军,倒是认真执行了巴黎统帅部的指令,只是孚日军团原本兵力就不多,又缺乏友军的密切配合,因此追击的战果一般,仅俘获了负责殿后的2千多奥属波西米亚士兵,以及同样数量的黑森-卡塞尔伯国士兵。
消息传达巴黎时,气急败坏的安德鲁在莫顿庄园的临时办公室里,当着军委会军令部长和情报部长等一干人面,高声痛骂儒尔当和米肖,白白浪费了一个围歼5万多奥军的绝佳战机。
当然,安德鲁也明白,天寒地冻,补给不畅的确是冬季作战的难题,但有没有战果或是战果多少,那是指挥官的能力与军团战斗力的问题,安德鲁并不强求;至于是否依照巴黎统帅部的要求,迅速果断的出兵阻击,这就属于一个值得关注的政治立场问题。
毫无疑问,儒尔当、米肖与安德鲁就不是一条心,鉴于此,安德鲁也不会客气了,先将二人列入自己的黑名单,以后再找个机会,将他们踢到驻防圣路易斯安娜,或是其他殖民地的部队。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安德鲁严重怀疑是“退居二线”的卡尔诺在背后搞鬼,故意唆使莱茵兰方向的两位军团指挥官,不听从已成为“军方第一人”的安德鲁的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