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我大明自是不缺不惜身之臣!也定不缺死社稷之君!”
对这个推论朱标很有信心,毕竟他是经历过乱世知晓爹爹手腕的。
而如今听得后世谈及大明之弊病,也不难听出来后世人对大明复杂的情感。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这光幕之存在说不定就是为了帮爹爹矫弊病而缔盛明的,这些无不说明了亲爹所开的大明多的是可取之处!
而要说明末相关的臣子,朱标记起来一个人:
“后世提及明末时说到的那个李自成,似乎就对咱大明命祚挂念得很。”
“说不得也是个有存大明气节之辈。”
朱元璋微微点头,对朱标所说他也自是相信的,但只是每每一想自己大明国祚还比不得这两宋,心里头就有点堵得慌:
“所以咱九年时候在北平府学之侧,为文天祥立祠。”
“此举便是要让文天祥看看,咱们汉人终是又收拾了自家山河,这文丞相有灵,尽可无忧。”
“老四!”
朱棣被骤然点名吓了一跳,但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的他也自知此时该说些什么:
“等儿到了北平,定替爹爹祭祀一番!”
略微点点头,朱元璋沉默了一下转念道:
“文天祥诞于江南,亡身于北平,虽不能埋骨故乡,但好在如今两地也皆属大明治下。”
“老四到了北平,需记得当以正礼春秋皆祭,年年不可废,好让北地的读书人记得,眼下大明已复归一统不分南北。”
“江南之士应有埋骨北平之心,北平学有所成之士也当能以江南为桑梓地。”
马皇后慢慢绽开笑容,诸王与大臣锦衣卫等也都拱手称是。
不过说到此朱元璋还颇有点意犹未尽之意,盖因从心底来说他更是觉得,若是要衡定乎南北同治,则迁都势在必行。
否则南方既有人口又多桑田水路还近京师,而北方呢?唯有严寒和边塞胡敌,且离京师极远。
不管是从南北之治这个短期目标来说,还是考虑到将来海上会来敌以及最重要的倭国经略之事,迁都之事都需要纳入考虑了。
但此事实在重大,这里也不宜大张旗鼓拿出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