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明灭时,百晓生与姜寒雨两人正分坐于矮几两边的软榻上,各持黑白子,彼此对弈,游龙生抱剑,安静的站坐旁边,看着他们下棋。
过了片刻之后,百晓生点下黑子,顺手拿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言道:“晚辈喜欢清静,此时这王府里才算真正安静下来,难得的心也跟着静了。”
姜寒雨点入白子,道:“确实安静了,该派的人都已派了出去,无人打扰,喝喝酒,下下棋,安静些也是好的。这样的生活,老夫以前倒是经常能体会的到,自从这些年来应了董伯爷之请后,那样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想想,倒也很是怀念。”
百晓生微笑,放下酒杯,道:“此战之后,前辈功成身退,深藏功与名,又可晋升大宗师,成为高坐云端之人,平日隐居山林,坐看风月,邀三五好友,对弈赏雪。静极思动,出得天山,手中一剑搅动乾坤,试问天下谁人不服?晚生为前辈贺。”
姜寒雨脸上露出了自得的微笑,点点头道:“老夫能晋大宗师,白先生功劳不小,若是哪天李寻欢真的再出江湖,自有老夫为你回护。再说,此战功成之后,未必就要杀掉李知安,以老夫与董伯爷的交情,放他一家老小离去便是。如此一来,也算卖李寻欢一个面子。”
旁边的游龙开口道:“师父,李知安是王爷钦点要杀之人,若是最后将他放了,只怕王爷面上不好看。”
姜寒雨淡淡瞧了他一眼,道:“这有何难?不要让王爷知道,隐秘放走便是,若李寻欢哪天回归,结好于他也是应有之意。上官惊虹野心勃勃,又有修罗手段,天下人谁不侧目?天机老人虽号称天下第一,但毕竟老迈,能活多久还未可知。李寻欢若是重现江湖,倒是可以对上官进行牵制。”
百晓生听到这话,微微一笑,说一千道一万,这位雪鹰子还是惧怕李探花那无解之刀,害怕跟李寻欢结成死仇,又觉得若是夺位成功之后,冒然放了李知安,他面子上过不去,便想当然的以为白某害怕李寻欢回来之后的报复,于是以白某人为借口,提前打个铺垫。
这样一来,其他人都会以为他是回护后辈,才会如此做法。什么金钱上官的,跟他雪鹰子有半个铜子的关系?一切,都是为了他的面子着想。
百晓生完全可以肯定,就算最后真的将李知安杀了,李寻欢回来找自己寻仇时,这位雪鹰子亦会袖手旁观,最多不痛不痒的说两句话罢了。
想到这里,百晓生都觉雪鹰子得可悲,一代大侠,江湖顶级剑客,就因为董存柯在他年轻时,出手帮助过他,如今为了面子二字,不得不再出山帮助董家,一步步在这夺位的漩涡中越陷越深,以至于到现在再没办法抽身离去,只能做那叛逆之举。
若夺位成功则罢,名声权力,财富逍遥自然应有尽有。若是失败,姜某人不说身死名落,只怕就算他还活着,余生都会在恐惧与颓废中渡过。
距离大宗师临门一脚,说的好听,这临门一脚想要踢出去,是需要何等的大毅力,大决心,以及大智慧,比之一流高手晋升宗师难了何止千万倍。
百晓生虽然不是大宗师,他现在连宗师都算不上。可是,他见过一位天才剑客,在这临门一脚上的颓败。那位剑客,有大毅力,亦有大智慧,却没有大决心。所以他的功力剑法,便时高时底。高时可位列大宗师之境,低时,连个三流高手都不如。这就是临门一退迈不过去的结果。
而姜寒雨的心性与天资,离那位剑客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此战能胜,雪鹰子顺利晋升,此战若败,他比那剑客还要惨。
这些事情,百晓生自然不会告知姜寒雨,没来由讨了无趣。于是打算转开话题,将手中黑子落入中元,拿掉对方大龙,接着笑呵呵将围困已死的白棋拾起,问道道:“雪鹰前辈,这步棋在下走的怎么样?”
姜寒雨微笑,道:“妙,无声间布子,攻敌必救之所,以智谋而论,老夫不如你。接下来,玄衣那边应该会派兵出来救缓了吧?正好落入白先生毂中。”
百晓生轻摇折扇,道:“雪鹰前辈,在下说的是这棋。”
姜寒雨倒了杯酒,一饮而尽,道:“老夫说的也是棋,白先生以为何事?”
百晓生搓着手中棋子,顺着他的意思道:“不错,都是棋。”
姜寒雨道:“接下来的局面,皇宫防守已是非常薄弱,白先生早先布下的那支奇兵应该也有所动作了吧?”
百晓生摇头道:“还不是时候,为时过早。”
姜寒雨奇问道:“为何这样讲?”
百晓生道:“因为李知安还没有出招,先前的对弈,是另一人与在下过手,那人先前以为在下是军谋,出手时中规中矩,如今见到这般情势,出手的风格必定会有所改变。若在下所料不错,先前与在下对弈者,应该是那位‘鬼谷神剑’了。”
姜寒雨奇怪问道:“为何不是魔秀才?”
百晓生手拍折扇,道:“因为魔秀才善于鼓动唇舌,行古之合纵联横之道,看他当年挑拔江湖势力残杀时所用的法子,便可见一般。如此手段,不是他的风格。只有那位鬼谷神剑,才有以军对军,以谋对谋,想要合纵便合纵,想要兵法便兵法的轮换本事。”
姜寒雨不明所以的瞧着他,问道:“这有什么区别?”
百晓生呵呵一笑,道:“前辈,战国兵法大家庞涓,孙膑,是谁的门徒?”
姜寒雨脱口而出,道:“自然是鬼谷子。”
百晓生又问道:“纵横大家,苏秦,张议,又是认的门徒?”
姜寒雨反应过来,沉沉皱眉,再不言语。
苏张二位,自然也是出自鬼谷门下。
虽然这些都只是野史传说,并无具体可靠的史料记载,但不论怎样,“鬼谷”二字,几乎贯穿了整个先秦战国。由此可见,“鬼谷子”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