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夫人刚刚病故,而王夫人对王凝之特别疼爱,敝夫人本是想谈及她的小儿王献之,王夫人非要让令姜给他续弦为正妻,”说着,谢安轻叹了一口气道:“唉,令姜年龄也不小了。”
陈望默然,早听说这个王凝之志大才疏,愚钝荒诞,痴迷信仰于五斗米道邪术。
当年其父王羲之病重就是他坚持请杜炅来做法医治,结果可想而知,王羲之由于耽误用药而早早离开人世。
而王凝之依然不反思过错,仍暗中与现在已改为天师教的人过从甚密,早晚修习道术。
陈望心中不快,和天师教的人搅在一起,那就是他的敌人。
遂缓缓直起身子,刚要离去,忽然心中一动,想起了昨日下午在自己府里的练武场,那个柏华令他大开眼界,大破认知,原来世上还真有高过百步穿杨绝技的人。
他一百五十步连射三箭,箭箭靶心,还表演了飞刀绝技,家丁捕获了一只老鼠,扔在五六十步远,当场直插头部,一命呜呼。
陈望又俯下身子,低语请示道:“仆射大人,我还有一事望您相助。”
“哦,广陵公请讲。”谢安转头瞥了陈望一眼,心道有事不能明天再说嘛,今天是元日节大殿上这么乱。
“柏大人的遗孀携子回京定居,已到加冠年龄,也该入仕了。”
“哦?”谢安微微一怔,眼睛看着大殿,思忖片刻道:“应该,柏大人也算为国捐躯,明日我就与吏部尚书顾淳商议其子的任命一事。”
“他从小勤于弓马骑射,又为殉国忠臣之后,根正苗红,可做入御林军使用。”
谢安抚须,点头道:“嗯,要不然先去毛安之麾下任个七品殿中校尉?”
“甚好,如此多谢仆射大人。”陈望躬身施礼道。
谢安抓起案几上的酒觚,站起身来,亲自给陈望酒盏里添满酒,自己也端起酒杯,拍着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广陵公差矣,我也要多谢你啊,你我各取所需,共谋富贵,为我大晋一统华夏,收复河山,蹈节死义,无怨无悔!”
陈望心领神会,双手端盏,低语道:“卑职永远在中书监的领导之下,绝无二心!”
他不说在陛下或者在谢安的领导下,而是换了个中书监,如果说的是陛下显得对话空洞无诚意,如果直接说谢安,哪有些虚伪巴结之意,他选择了中书监,更加诚恳了些,给足了谢安的面子,同时也给了他一个暗示,能否一直陈谢联盟,还得走着瞧吧。
因为所有朝政都归中书监管理,而中书监的一把手就是谢安。
重要的是,中书监并不代表永远就是谢安,
一点就透,无须多言。
陈望和谢安互相对视了有一秒钟,两个聪明人一起哈哈大笑,将盏中酒一饮而尽。
元日节过后,时间仿佛长了翅膀似的,过得飞快。
转眼来到了二月,这一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宁康元年。
时值一年多,大司马桓温终于决定进京了。
二十九日,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杏雨梨云,绵绵洒洒。
此次他的下船地点改在了长江之畔,有“兵冲”之称的新亭(今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西端)。
与五年前一样,依旧是谢安和王坦之率领文武百官齐聚新亭迎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斜风细雨中,千余名高头大马,执锐披坚,头戴红缨的卫队亲兵手持明晃晃的刀枪剑戟,被雨水打湿后更加显得寒气森森。
队伍中间,华盖下桓温金盔金甲黑战袍,胯下赤龙驹,精神矍铄,威风凛凛。
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浩浩荡荡,一路朝东北方向的台城而去。
到了台城的宣阳门,依照老规矩,本来站在两侧的御林军侍卫改为一侧,另一侧站上了桓温卫队。
再到里面的宫城东掖门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