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朕介绍下两人!”朱由校对这两人并没有太深的印象,他知道郑三俊是东林党,但冯嘉会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袁世振整理一番两人的信息后,开始答道:“是,陛下,冯嘉会嘉靖四十三年生人,字文亨,直隶河间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观政于工部,翌年授山东冠县知县。
万历二十七年丁忧,终制后起复为陕西华阴知县。
万历三十五年八月授山西道监察御史,万历三十八年巡按山东,万历四十七年升太仆寺少卿,隆武元年三月调任江西左布政使,隆武三年六月调任山东巡抚,接任调任广东的南居益。
郑三俊万历二年生人,字用章,号元岳,江东池州建德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直隶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
泰昌元年召为光禄寺少卿,后改为太常寺少卿,隆武元年五月调任浙江左布政使,今年三月接任因年龄致仕的山西巡抚武之望!”
“那你认为,山东与山西矿山抗税之事,该如何处置?”朱由校盯着袁世振问道。
“回陛下,臣以为当以剿为主,招抚为辅,对于那些抵抗激烈的顽抗之矿工,当派遣税营施以雷霆手段,快速稳定两地局势,之后再来查出幕后之人,并绳之以法!”袁世振躬身答道。
“你们以为呢?”朱由校看向其他人问道。
税部左侍郎王绍微与右侍郎杨一鹏附和道:“臣附议!”
“回陛下,这些矿工或许因受背后矿主挑拨,从而激烈对抗税吏,臣以为当先从这些矿主下手,那些参与抗税的矿工当慎重待之。
另外,前往征税的税吏是否存在激怒矿工的行为, 也值得调查一二!”徐光启给出了他的处置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