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沈华筝在外可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他们却每日在家中大鱼大肉,如今还在餐桌前对着美食大块朵颐,浓浓的愧疚感倏地涌上了沈家人的心头。
沈恪庭:“我们在家中吃的如此丰盛,也不知道筝儿吃的如何了。”
沈昭年:“筝儿平时吃东西那么挑,在外的条件有限,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吃得下外面的吃食。”
虽说沈华筝送回来的信上写的是一切都好,可沈昭年始终觉得自己闺女是报喜不报忧。
她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京城,如今不得已离京办差,还要日夜兼程地赶路,定是吃了许多苦。
一想到女儿在外受苦,沈昭年心里就堵得慌。
以前沈恪庭也离京出过几次公差,可沈昭年从来没有担心过。
女儿长这么大,还从未离开过他们,跟这几个皮糙肉厚的臭小子又怎么一样?
沈恪思沈恪恒兄弟俩眼中也都露出担忧,他们心里的想法沈昭年一样,都觉得沈华筝很有可能怕家里担心,在信里报喜不报忧。
哪怕在外面吃了苦,她也会偷偷咽下,不跟家里人说。
以前沈恪庭出公差的时候,他们只会觉得很正常。
大哥本就是探花出身的翰林院编修,自然得经过一番磨练。
妹妹就不一样了,她在司农寺不过是个闲职。
家里也没指望她升迁,或者立下什么大功。
这次若不是陛下的旨意,她实在没有必要吃这个苦。
虽说他们早就知道沈华筝打算在年后跟着西北军去西北考察市场,可自行去和领着旨意去是两码事。
前者可以自行安排食宿,也不必那么赶。
后者在赶路时的各种限制会多上许多。
虽然知道沈华筝不管去哪,都会带上许多吃的。
可外面哪有在家中舒服,更别提他们还是带着陛下的任务在赶路。
在沈昭年父子几人的想象中,沈华筝现在饿得连脸都瘦了一圈了。
沈恪庭:???
周氏忍不住笑了:“放心吧,筝儿离京的时候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全都带得很足。”
当时得知沈华筝要以钦差的身份到西北去推广土豆种植,周氏也担心得一晚上都没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