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呈何时原路返回?”
“巳初时分。”
“可有人证?”
“未有,仅我等三人。”
“为何?取水纳凉的农户呢?”
“见我等争执不休便早早离开了。”
“确定除却你们三人,无人看见丁呈离开?”
“当下我也在气头上,冷静下来后丁兄早已不见人影,周围也未见他人,可能在这之前也有他人远处观望,只是在下并未发现罢了。”
“那你还发现什么?是否有感觉怪异的地方。”
“并未。”
“你几时返回的?”
“丁兄离开后,我等甚觉败兴,歇了继续踏春的心思,便绕远路回了马车,坐上马车时,约莫巳末时分。”
“几时发现丁呈失踪?”
“午时初。”
“如何发现的?当下你在做什么?”
“我们同窗三人在回县城的半道上,会见丁五驾着马车直面而来,方知丁兄可能还在竹林。”
“从竹林回到马车坐下,未见丁呈马车,你心下未起疑?也未发现任何异常?”
“不见异常。”唐诤葛犹豫了一下,又道:“就丁兄的秉性,即使再恼也不会真抛下同伴先行,当时未在入口处看到丁兄的马车,在下甚觉气恼,并未细想,也没有多问。”
……
受刘二福语速影响,十八岁的唐诤葛完全来不及思考便脱口而出了许多事实。
快问快答间,刘二福迅速掌握了部分详情。
“丁五上前回话。”
刘二福一改之前的严肃,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丁五迅速低头,膝行上前,强装镇定道:“小人丁五,拜见县令大人。”
“抬起头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