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大师兄李辉东突然低声提醒。
“正明,有些东西是不是别太急?现在生意还是有些差的,你看最近汇泉楼的生意就明显差了不少,现在不少厂子也都面临不少问题。
这种时候,我们如果做的太过了,会不会制造出一些麻烦?给后厨里大家太大压力?”
冯正明自然明白大师兄的担忧。
他也很清楚,接下来几年时间里,国内会进入一段时期的经济放缓期间。
可能会有大量的人失去工作,会有不少落后的产能逐步被淘汰。
将会有更多新兴的产业重新获得崛起的机会。
这个过程会持续几年,也会伴随着一些动荡。
餐饮肯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汇泉楼这样的大酒楼,整体的生意上一定会受到冲击。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冯正明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的想法是,趁着低谷期把一些规矩确定下来。
并且推动泉城乃至全省各地的餐馆和酒楼进行一些改变。
让大家都能够接受新的规矩。
让所有馆子都能遵守规矩。
这样一来等到这一段时期过去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新的规矩,各家馆子也都是遵守着规矩去做。
那么在后续经济好转时,很自然会让鲁菜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发展。
提前做好了准备,才能应对未来更大挑战。
甚至是成为引领千禧年后新环境的弄潮儿。
冯正明没有跟师兄们说太多,他只是告诉师兄们。
“不管环境变得怎么样,我们都应该要坚守好自己的手艺,要规规矩矩把每道菜做好,不能因为客人减少就去敷衍还愿意来吃的客人。
汇泉楼可能接下来确实会面临比较大压力,但好在还有几家干饭铺在。
把子肉虽然一块赚钱不多,但是把子肉靠走量依然会有很大盈利。
所以师兄你们不用担心,大不了汇泉楼也可以推出一些优惠,只要能维持住收支平稳。”
冯正明多少是能预见到,接下来汇泉楼可能要面临的困境。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省内各地开把子肉分店。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赚钱。
只有先赚钱,让自己平稳度过可能遭遇的一些经济困境。
之后才能在经济好转后,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否则若是连汇泉楼都保不下来,哪里还能有后续发展呢?
这一点燕喜楼就是失败的例子。
听冯正明说完这些,师兄们也纷纷点头。
“正明你说的对,我们不能放弃做些什么,越是在可能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更要去尝试做些什么。”
“我觉得把子肉肯定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我们价格始终也是没有涨的,还是很受欢迎。”
“还真的要佩服正明你的眼光,先把把子肉的分店开去各地,提前抢占了市场,成为我们自己的快餐招牌。”
冯正明:“也是多亏师兄你们愿意帮我,否则我一个人要想开分店,恐怕还要努力好多年才行。”
三位师兄相视而笑。
其实大家很清楚,其他店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冯正明的店肯定是遭受影响最小的。
毕竟冯正明可是名声在外的。
只要能保证菜的质量,绝对是大家的首选。
最后三位师兄向冯正明保证,他们会帮他把汇泉楼和干饭铺都经营好。
接下来又收拾了几天,冯正明和罗晴一起乘坐火车踏上南下之旅。
这一路上,冯正明和罗晴沿途观看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冯正明背着自己的照相机,把沿途不少风景都拍下来。
虽说冯正明体格是又高又壮,但两个人沿途还是比较低调。
因为在火车上的时间比较久,所以这一路上也能见到形形色色的人。
其中大部分都是北方各地南下去打工的人。
这些人往往是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
很多人是舍得不买卧铺票,甚至是有人连硬座票都没有。
一路上不少人拥挤在各个车箱当中。
可以说,火车上的走道里都挤满了人,走动起来极为不方便。
罗晴几次去上厕所,冯正明都是陪着她一起。